6
迈向绿色未来:揭秘新加坡可持续发展 “DNA"

迈向绿色未来:揭秘新加坡可持续发展 “DNA"


迈向绿色未来:揭秘新加坡可持续发展“DNA”

新加坡樟宜机场室内景观

“国土面积小”“资源稀缺”“人口密度高”……人们时常用这些来形容新加坡。而来到新加坡,人们又对绿意盎然的城市景观、清洁的公共空间和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赞叹不已,“花园城市”和“花园中的城市”的美誉就又脱口而出了。

实际上,从“花园城市”到“花园中的城市”,是从“环境绿化”到“可持续发展”的质的转变。1965年建国之初,面对城市扩张带来的自然生态收缩问题,新加坡时任领导人李光耀提出,通过清洁和绿化的环境吸引世界的目光,实现新加坡经济的飞跃。这一举措的成功使新加坡在上个世纪80年代获得了“花园城市”的美称。90年代末,新加坡政府以“花园中的城市”为愿景,提出将环境保护系统化地融入城市生活,兼顾吸引全球投资、商旅和居民生活质量,从根本上践行可持续发展构想。

新加坡自建国起就意识到,为了为子孙后代创造宜居家园,必须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多年来,新加坡付诸行动,已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国家战略,覆盖社会方方面面,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新加坡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可再生能源

2021年,新加坡政府发布了“2030年新加坡绿色发展蓝图”(Singapore Green Plan 2030,下称《绿色计划》),对接下来十年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系统且详细的规划,展示了新加坡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协定》的承诺。新加坡总理公署策略署国家气候变化秘书处(NCCS)气候变化总司长谢云青(Benedict Chia)介绍,新加坡在2022年修订了气候目标,计划在2030年将排放量减少到约6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并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绿色计划》是一项全民运动,其支柱之一的“绿色经济”(Green Economy),代表着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兼容。根据规划,绿色经济由“经济去碳化”为总框架所推动,而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就是其中的关键。

可再生能源,顾名思义,是由大自然直接获得且能重新补充的能源,包括水、太阳辐射、风和生物废物等。可再生能源随处可见,且转换时几乎不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但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指出,目前这些能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因此,把握可再生能源带来的机遇,在实现“净零排放”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不过,目前新加坡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可再生能源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往往需要大量的土地来建设和布置转化设施,例如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板。而新加坡土地资源少,大面积建设可再生能源装置较为困难。为此,新加坡运用巧思建设基础设施,并积极进行相关研发、利用技术解决难题。

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在新加坡,走近任何一个洗手池,我们惊讶于其水龙头按压式回弹设计——它从根本上杜绝了开关式水龙头意外浪费的情况,能有效地保存每一滴水。这种基础设施是由新加坡公用事业局(PUB)在数十年前就发起,并逐渐推广应用于全国的。目前,新加坡已成功将水资源匮乏的劣势转化为战略性优势,“四大国家水龙头” (当地集水区水、进口水、新生水、淡化水)的建设确保了全国多样化和可持续性供水。其中,新生水(NEWater)是新加坡用来缓冲气候干旱影响的独创举措,该工艺的研发可追溯至上个世纪7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改进,新生水目前可以用于部分工业供水和间接饮用。据了解,新生水每年都经过严格的评审流程,其水质始终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 饮用水质量指南和美国环境保护署 (USEPA) 饮用水标准中规定的要求。

电,是现代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早已实现城镇率100%的新加坡,电力被广泛应用在居民、商业、工业和公共部门。有学者根据新加坡能源管理局(EMA)于2020年发布的数据预测,从2030起,新加坡全国用电量预测以约3%的增长率逐年上涨。为了保证社会运转,新加坡建立了完善的电力供应能源结构:除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外,还应用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废物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对于传统能源的碳排放问题,新加坡能源集团(SP Group)总裁黄天源指出,发电是新加坡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目前占到约40%,“我们需要增加绿色能源供应来达成低碳未来”。

在新加坡,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绿色能源之一是太阳能。作为一个热带国家,新加坡年均太阳辐射度较温带国家高出50%,日照资源丰富。黄天源表示,为支持新加坡达到2030年太阳能部署满足国家总体电力需求的3%,集团将加快与工商业楼宇的合作,积极部署屋顶分布式太阳能。他进一步指出,为了确保电网在增加可再生能源并网时的韧性和稳定性,集团关注于优化电网技术和智能数字化管理;例如,“数字孪生”系统以及“分散式能源资源管理系统”试点项目的开发,实现了电网在整合大量绿色能源和科技的同时,通过智能规划和运营保证配电网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葡电新能源亚太区(EDP Renewables APAC)首席执行官佩德罗-瓦斯康塞洛斯(Pedro Vasconcelos)也透露了公司在新加坡推进太阳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野心。他介绍,公司在新加坡开放海域上部署了一个5兆瓦的浮动光伏发电厂,并在加冷地区启动了7.2兆瓦的光伏项目。另外,公司获得了陆路交通管理局(LTA)最新的招标,在地铁站、火车和巴士车库的屋顶安装了总体高达7.9兆瓦的光伏发电系统。

近年来,新加坡放眼氢气领域,以期加快达成“净零排放”的目标。谢云青介绍,新加坡于2022年推出了“国家氢气策略”,展示了氢气如何支持新加坡脱碳努力的路线图,并阐述了新加坡为迎接“氢气未来”而采取的措施。对于低碳氢气在新加坡减排工作中扮演的角色,谢云青说:“到2050年,氢气有可能供应我们一半的能源需求。”针对这项战略,瓦斯康塞洛斯则透露,葡电新能源计划利用新加坡作为区域人才和创新中心的地位,以扩大他们在可再生氢气领域的雄心壮志。

 

“我们需要增加绿色能源供应来达成低碳未来。”

黄天源

总裁

新加坡能源集团(SP Group)

迈向绿色未来:揭秘新加坡可持续发展“DNA”

新加坡地铁碧山车厂采用由葡电新能源亚太区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满足所有非牵引能源需求

新加坡政府带头推动可持续未来

向“净零”过渡涉及到全国自上而下的大规模经济和社会转型。一方面,新加坡政府出台政策和指南,引导业界符合可持续发展相关标准,另一方面激励全社会层面关注可持续发展议题。“在《绿色计划》下,政府将作为一个催化剂、促进者和监管者,带头推动可持续未来。”谢云青说。

一提到“花园中的城市”,眼前能浮现出被绿意衬托的建筑,仿佛为城市生活带来的紧张感按下了暂停键。在新加坡,“绿色建筑”理念不仅被呈现在植被设计上,也渗透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例如,新加坡建设管理局(BCA)制定了《新加坡标准》,旨在引导建筑业者最大限度回收废料以供再利用、回收利用,鼓励建筑业者采用绿色建筑材料、设计和技术,将循环经济原则融入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早在2005年,BCA就出台了绿色建筑认证计划(Green Mark Certification Scheme),鼓励新建筑的业主和运营者设计和建造更具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和资源高效的绿色可持续建筑。截至2020年底,新加坡已有超过4000个建筑项目符合BCA绿色建筑认证标准。

对于想要进行可持续转型、但不清楚要如何开始的商业机构,新加坡科学、技术与研究局(A*STAR)、新加坡工业发展局(JTC)和TÜV SÜD联合开发了“Green Compass”,帮助企业评估其当前的可持续性水平,指引企业制定可持续性转型战略路线,使企业能更好管理碳排放、能源、水和废物的影响,完成可持续性转型。新加坡企业发展局(EnterpriseSG)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标准的制定和采纳,并联合新加坡制造业联合会(SMF)、新加坡精密工程技术协会(SPETA)和新加坡理工学院帮助推广“Green Compass”在本地企业网络中的应用。此外,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通过政策工具、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支持帮助公司推进跨领域的脱碳路径。例如,EDB与新加坡建屋局(HDB)于2014年启动SolarNova计划,旨在加速新加坡太阳能光伏 (PV) 系统的部署。该计划不仅有助于促进和汇总新加坡政府机构对太阳能光伏的需求,也能实现规模经济,使诸如EDP Renewables APAC (葡电新能源亚太区)和Sembcorp(胜科集团)等企业能够开发其潜力并在区域范围内扩展,从而推动新加坡太阳能行业的发展。

除了建立政策导向,新加坡还以实际行动激励企业转型并设定“去碳化”目标。早在2008年提出的“永续发展蓝图”中,政府就指出了未来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所带来的挑战,提出率先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投资10亿元(新加坡元,下同),并根据世界局势演变每五年对拨款进行检视、调整。认识到科技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政府大力支持科研创新。例如,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NRF)在《2025年研究、创新和企业计划》(RIE)中提出,5年内拨款250亿元于科研创新,其中65亿元用于投资包括可持续发展在内的四项战略型研究领域,吸引相关企业将其研发活动扎根于新加坡;在“国家氢气策略”中,政府为相关低碳能源研究投入1亿2900万元资金,作为大力推动氢气研发的策略之一。此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净零金融行动计划(GFAP)》也支持推广绿色和可持续融资,建立卓越的绿色金融中心,并发展能力以创新可持续融资解决方案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投资策略。

在《绿色计划》中,新加坡将“绿色公民”与“绿色政府”对等,强调了“人”的重要性。为了加强本地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对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认识,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于2021年“推出企业可持续发展计划(ESP)”,鼓励企业拨出时间探索更环保的方式,做到减排、环保以及“净零”碳排放。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 (MTI)则在ESP的框架基础上,推出针对个别专题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手册,向中小企业传递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概念,并详细列出实际步骤,协助企业执行可持续发展措施。

在社区层面,政府通过学校、社区和媒体等渠道提高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知识。例如,政府推出各种计划鼓励新加坡人采取绿色通勤方式(步行、骑自行车、搭乘公共交通等),或通过“气候友善家庭计划”倡导居民使用节能电器。据了解,政府还鼓励居民购买本地农产品,预计到2030年,其提供的营养需求将占全国总需求的30%。

新加坡展示了可持续发展能带来机遇

长期以来的建设使新加坡成为可持续发展业务的沃土,为企业带来了发展与合作的机遇。黄天源回忆起上个世纪90年代,SP Group与新加坡政府紧密合作,为滨海湾地区设计并安装了提供可持续区域冷却的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在二十年后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区域冷却网络。除了扎根于本土的企业,新加坡在世界重要的战略位置也不断吸引着外界关注。2022年,全球第四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商葡电新能源(EDPR)通过收购太阳能分布式发电领域的领军企业Sunseap,进军亚太地区市场。据悉,这一收购使EDPR在亚太地区的9个市场建立了相关业务。“仅仅在一年内,我们已经将EDPR亚太地区的电力容量规模翻了一番”,瓦斯康塞洛斯说,“承诺装机容量为1.2千兆瓦,其中仅新加坡就达到了超过400兆瓦。”他进一步指出,作为亚太地区的区域、人才和创新中心,新加坡提供了可再生能源部署的结构性机遇,包括为EDPR提供了招募高素质人才和开发新技术的机会。

企业能享受新加坡完善的生态系统所带来的“一条龙服务”,获取专业知识和技术、实现合作,互利共赢。在新加坡,有专业的技术服务公司提供低碳咨询、会计咨询、MRV体系(包括监测、报告、审查)和工程服务,以支持能源转型,例如Arup、South Pole、DNV-GL;有谷歌、远景集团,ST Electronics等公司提供清洁技术解决方案,例如效率监控系统(EMS)、太阳能和能源监测技术等,来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和“去碳化”。

能源转型并非一蹴而就的。作为《绿色计划》的一部分,新加坡政府推出了 “裕廊岛2.0版计划”(Sustainable Jurong Island),旨在将位于该国西部的裕廊岛区域转型为可持续能源和化工园区。这为岛上的能源与化工业者提供了增加生产、商业化其可持续产品机会,同时达成能源转型、减少碳排放和污染的目标:到2030年,实现至少200万吨的碳捕捉;到2050年,通过低碳解决方案实现每年超过600万吨的碳减排。据了解,葡电新能源与EDB、EMA、施耐德电气等政府机构和行业组织保持联系,促进了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方面的投资,有助于推动亚太地区乃至更广泛地区的能源转型。

国际组织也是新加坡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生态系统建设者,它们通过提供最佳实践、协作和聚集平台,推动可持续经济市场发展。2018年,世界银行(World Bank)与新加坡土地管理局(SLA)签署谅解备忘录,期望更好利用地理空间信息和技术,优化土地资源规划,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当前,新加坡已经拥有70多家提供碳服务的组织,这吸引了国际排放交易协会(IETA)在新加坡设立其亚洲中心,开展活动以促进地区间的碳服务市场。此外,亚洲开发银行(ADB)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也在新加坡设立了办公室,它们分别为相关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项目资金、技术和专业知识支持,帮助加强、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教育。

多年来,组织间围绕可持续发展议题形成了积极向上、互相进步的氛围。于1995年成立的新加坡环境理事会(SEC)致力于与政府和业界合作,以期共同达成环境可持续的相关目标。例如,SEC推出新加坡环境成就奖(Singapore Environment Achievement Award, SEAA)支持政府发布的“绿色计划”,用于表彰亚太地区的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整体管理能力,认可获奖者对环境卓越贡献和自然环境保护的承诺。1997年启动以来,不同行业的130余个组织获发了SEAA奖项,获得了更多的地区间发展机会。

在持续完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同时,新加坡政府始终在各个层面保持开放的态度,以寻求有效的国际合作,其中包括与《巴黎协定》第六条所规定的碳交易以及低碳技术研究、开发和部署相关的合作。具体来说,新加坡与中国多年来保持着紧密的伙伴关系:从2013年起的9年来,中国都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在绿色合作方面,新中双方已签署了多份谅解备忘录,在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绿色金融、鼓励企业联合推动低碳技术创新等方面达成了双边合作。2022年,新加坡与澳大利亚签署全球首份《绿色经济协定》,旨在“零碳排放”转型和绿色领域发展方面作出创新型合作。此外,新加坡还与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蒙古、秘鲁、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越南等国家在碳信用方面达成了合作。

在达成“去碳化”的社会层面,如同《绿色计划》中的“绿色经济”所述,可持续发展的永续性能推动企业转型,为新加坡和国际人才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早前,新加坡劳动发展局(WSG)推出了“职业转换计划”,为新加坡人才转型提供机会学习并掌握绿色能源、经济等核心知识与技能,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政府还与高校合作,在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公立大学加大开设环境科学、绿色经济、碳服务学位课程的力度,为有志于从事可持续发展职务的人士提供学习机会。

结语

从建国起,“绿色DNA”就存在于新加坡的血液之中,可持续发展是新加坡基于国情得出的结论。目前,新加坡已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成果,证明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高度兼容的可能性:在2022年发布的“莱坊亚太地区可持续性领先城市”指数(Knight Frank's APAC Sustainability Led Cities Index)中,新加坡夺得第一;同时,在世界经济论坛于2019年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指数”中,新加坡位列世界第一。

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议程”以来,多国制定了减排目标以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能源署(IEA)2022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和电网以及相关的能源效率技术,将得到增长最快的投资,“这是全球共同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的方式”。 黄天源认为,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对企业运营和长期收益模式将越来越有影响力,“这会促使企业创新,为市场带来更大的价值”。

在新加坡,可持续发展目标不仅仅是政府的专属议题,它与业界和社会息息相关。 “今日果断的行动将为新加坡开辟一条更清洁、更绿色的道路,”谢云青在展望未来时说,“我们设想一个位于低碳世界前沿的新加坡,拥有前瞻性的经济、新的绿色机遇和工作岗位,以及可持续的环境。”

“承诺装机容量为1.2千兆瓦峰值,其中仅新加坡就达到了超过400兆瓦峰值。”

佩德罗

葡电新能源亚太区

首席执行官

Wechat

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企航新加坡” 或微信搜索BusinessSingapore 获取最新信息